杭州本地宝 > 办事指南 > 杭州劳动就业 > 杭州劳动保障 > 2022杭州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对象
2022杭州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对象
2022-09-09 09:44【我要纠错】

【导语】:杭州市人社局还将继续采取以“免申即享”为主、自主申报为辅的方式,按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努力激发企业活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2杭州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对象

  2022年1月1日起招用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

  申请标准

  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扩岗补助

  申请期限

  该项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止。

  为推动扩岗助企政策精准滴灌,让广大企业早受益、真解渴,杭州市人社局依照“方便、快捷、规范、安全”原则,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主动筛选、精准核查,无需企业申报,直接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这也是继杭州市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之后的又一项“免申即享”的失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

  下一步,杭州市人社局还将继续采取以“免申即享”为主、自主申报为辅的方式,按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努力激发企业活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第二批约5000家企业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扩岗补助”免申即享”名单正在审核或公示当中。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并关注【杭州本地宝】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回复【扩岗补助】获取2023杭州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表下载链接,申请条件、补助标准、申请方式、发放形式、发放名单等内容。

手机访问 杭州本地宝首页

  • 2024杭州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实施期限

    今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合并为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详情请见全文。

  • 2024杭州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补助标准

    今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合并为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详情请见全文。

  • 2024杭州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方式

    今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合并为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详情请见全文。

  • 2024杭州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适用对象及条件

    今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合并为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详情请见全文。

  • 2024杭州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今年,杭州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合并为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最新申领指南来了!

  • 2024杭州新建商品住房契税补助消息汇总一览

    杭州目前各区县市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详细内容及补助金额请看全文。

  • 2024杭州托育券发放详情(发放对象+发放金额+领取流程)

    为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切实减轻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以下简称西部5区、县(市)]婴幼儿家庭养育负担,9月1日起,杭州市正式试点发放养育照护券,包括托育券和发育筛

  • 2024杭州建德托育券补助申领指南

    9月1日起,我市为建德市户籍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养育照护补助。养育照护补助包括托育补助和发育筛查补助,其中托育补助是为已接受托育服务的婴幼儿家庭(托育在幼儿园的除外)发放资金补助;发育筛查补助

  • 2024杭州建德养育照护补助

    9月1日起,我市为建德市户籍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养育照护补助。养育照护补助包括托育补助和发育筛查补助,其中托育补助是为已接受托育服务的婴幼儿家庭(托育在幼儿园的除外)发放资金补助;发育筛查补助

  • 杭州育儿补助申请

    杭州符合条件的杭州二孩、三孩家庭可以申请孕产补助、育儿补助,申请方法和发放流程请看正文:

  • 2024杭州养老护理员津贴补助标准一览

    近日,杭州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杭州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实施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特殊岗位津贴。本办法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

  • 2024杭州养老护理员津贴补助对象一览

    在本市经民政部门备案或审核认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中,实际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社工编制人员,村两委工作人员除外),详情请看全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