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音乐喷泉

 西湖

北高峰位于杭州灵隐寺后,是杭州西湖周边的有名山峦。北高峰的海拔高度虽然不过300多米,但是因为在西湖周边算是相对较高的山岭,所以很长时间内被误认为杭州的高峰。北高峰的山间现有登山步道和缆车,很多当地人和徒步爱好者都会前来爬山漫步,沿路上山,周围树木葱郁。在山顶远眺周围,西湖、群山全都映入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凤凰山南宋皇城北起今风山门,西达万松岭,东到候潮门,南濒钱塘江。方圆九里分布有文德、垂拱、慈宁等殿宇及龙图阁,后苑建钟美、翠寒、依桂、明远诸堂,又辟占地十余亩的“小西湖”,供皇帝及后妃赏玩。南宋亡国,风山皇城先改佛寺,后毁于火,只留下残迹处处让人凭吊,让人思索,如钱谬留题过的排衙石、宋高宗赵构书“忠实”摩崖题刻、圣果寺遗址、赏月胜景月岩等。

天目山大峡谷内满是火山巨石,是火山喷发后冰川运动形成的,所以也叫“火山大峡谷”。这里在自然景观上开发了不少诸如高空滑索、水上秋千等游玩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

虽然峡谷里的溪流曲曲折折,巨石也凌乱无章,好在游览步道只有一条,走起来比较轻松。更贴心的是,景区在步道上盖了顶棚,这样夏天也不至于暴晒在烈日下,雨天游览也不用担心淋雨。

看点一:有灵气的石头

进入峡谷,首先迎接你的是溪水中一块长得像八戒一样的石头,上面被人工画上了五官,感觉萌萌的。后面还有甲鱼石、海豚石等象形石,如果你留心观察,在溪水中还能发现不少其它有趣的石头。

看点二:丰富的娱乐活动

在金庸题写的“石谷有灵气”的大石头前留个影,沿着溪水继续往前走到戏水潭,景区内的戏水游乐项目大多集中在这里。水潭上不仅能玩皮划艇、走水上秋千,夏天还能在潭中游泳。挑战者从秋千上走过,有时下面游泳的人还会冲你泼水捣乱,非常欢乐。若天气较凉,也可以在这附近体验惊险刺激的滑草、高空滑索,感受在山水间飞驰的畅快。

玩过这些项目继续往前走,过廊桥,对面的情怡亭可以用餐,还有山野射箭的项目可以玩。用餐过后,可以去后面的火山口瞧一瞧,那里的地质地貌非常特殊。

杭州西南诸山中以小和山、中和山、老和山这三座山为有名。小和山位于距杭州市中12公里的西南郊,海拔278米。《定乡小识》记载:“小和山在龙门山东,多竹树,游人登山,行翠雾中,山径盘曲,十步一折。南出龙门坑,抵转塘以达江边(钱塘江),北下西溪。绝项有金莲寺。”

垂云通天河景区(又称OMG心跳乐园) 是一个可观、可游、可玩、可居的综合型游玩景区。上天可玩转空中嘉年华,入地能探险奇幻地下河,孩子们在游玩中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年轻人在嗨玩刺激中解放自我,年长者在山水间找回青春的气息。

通天河游船

洞内四季如春恒温18℃,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探秘地下河,瑰丽奇石阁,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地心科考队

穿上探险装备,探索亿万年的溶洞

清澈的山泉水流淌不断,溶石上每个褶皱都是岁月的痕迹

半山驿



群山环烧,驿站小憩

建筑与户外空间的完美融,品美赏美景

天使之翼



插上梦幻翅膀,化身维密天使

打卡圣地,拍照必推

凌云天桥

晓看天色暮看云,波澜不惊跨天桥

300米跨山玻璃天桥,漫步云端的心跳体验

观看别样风景,考验勇气

歇脚咖啡

悬崖石莲,请你歇脚

歇脚咖啡——孤独的悬崖咖啡馆

长空秋千

秋千高空摇,心脏怦怦跳

挑战心跳极限的高空秋千,勇者的奇遇

九天云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迎风踏云廊,俯瞰幽谷山林

百米山体悬空山崖,迎风踏云

天路飞车

体验秋名山飙车的速度与激情

2000米蓝色跑道,空中滑板车项目

感受加速旋转的S型赛道,地心引力下快速飞驰

天马行空

乘“天马”飞驰于山林间,遍览群山风光。

如腾空飞行于自然之间,打造全新的游乐体验。

威亚飞人

威亚飞天秀,圆你武侠梦

仗剑走天涯,翱翔于天地之苍穹

穿汉服,体验高空威亚

凌空漂越

玻璃栈道漂流,蜿蜒千里

1350米栈道漂流,720度双环叠加旋转,急速滑行有如乘风破浪

惊险刺激,水花四溅,惊叫连连

宇航员打卡

呈际游客重返地球,带你逃离地球城市,在太空漫步邀游

在这里可以满足你的太空梦,一起在心跳乐园感受浪漫天际

八戒果铺



八戒卖瓜,自卖又自夸

瓜果甜蜜,顶呱呱

黑森林大冒险

去童话故事中的黑森林,一起去冒险吧!

原生态环境下的丛林探险乐园,零距离接触森林

红孩儿魔网

童心还未泯,魔网里蹦跳

置身于自然环境,放任孩子们释放天性

垂云喊泉

尖叫冲破云霄,倾听你我心跳

放声大喊,喊出刺激的水花

释放所有的快乐,用激情回忆精彩的瞬间!

沙僧技校

沙僧也会挖掘机

沙僧技校,挖出一条通天河

筋斗云

脚踩的是棉花糖,一跃便是千万里

似乎在云端跳跃、翻滚,似是掉落于凡间的云朵

野外捕鱼

西游捕鱼记,嬉戏山水间

拥抱童年,脱离城市喧嚣的美好时光

十二间

“上天”的起点,“入地”的终点

探索未知,邂逅美好,在旅途中休息的补给站

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富春江畔,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景区内主要是七里泷至严子陵钓台的龙门峡段游船游览,以及去到严子陵钓台所在的小山看古迹,登台俯瞰富春江如画的山水景色。

进入景区后,首先在游客中心购票,旁边就是乘船的码头。散客等船的时间比较长,一般40分钟一班,除非正好碰上团队,不愿意等也可以坐快艇。在江上乘船的感觉很不错,有点走进《富春山居图》的感觉。

游船第一程到严子陵钓台后上岸,停留约1小时。山脚下有一些古迹,刻有“严子陵钓台”的古牌坊,也在游客照片中出镜率很高的。此外还有严先生祠、天下十九泉等景点可以参观。上山的路分为东、西两条,其中东步道有大量石碑组成的碑廊,看不懂可以在下船的地方请讲解员。顺着林间小路上山,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山很小,15分钟即可登顶。山顶的钓台分东台、西台,东台相传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西台为谢翱器哭祭文天祥处。这两处均是不错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富春江龙门峡的风景。如果不想爬山,在山脚下江边的茶楼坐着喝喝茶,看看风景,也挺惬意的,注意游船时间就好。

乘船返程时会在出发码头对面的钓鱼岛停靠,小岛上的景观基本是新近人工造的,有一个高高的拱桥,旁边有一个塔楼。这塔楼是个烧香奉佛的去处,会有人说免费赠送红丝带给大家,然后引导你去拜观音、祈福、点灯之类的,最后说可以“随缘”给香火钱。

此后的景点是江南龙门湾,在码头坐船可以看到唐松迎客等景点,此外还有水上娱乐、餐饮等,都需要另外付费。如果不感兴趣,也可在钓鱼岛码头坐船返回,不跟随大部队也是可行的。

五云山是西湖群山中的第三座大山,海拔三百多米。因有五色云彩盘旋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山腰有凉亭,留有楹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逼真写出了山景动情处。山顶有建于五代的真际寺遗迹,寺内有五口井,还有一株五人合抱、树龄已达一千四百年、高达二十一米的银杏树,号称“杭州古树第一号”。 

由五云山顶翻越十里琅珰岭,过龙井狮峰,可至上天竺、灵隐。云栖地处西湖西南五云山麓,相传五云山飘来的彩云常在此栖留,故名云栖。五代时建有云栖禅院。明末,净士宗高僧莲池大师重振山门。清康熙、乾隆二帝再三来游,屡有评题。其中有日耀峰、宝刀陇、青陇泉、圣义泉、金液泉与壁观峰等云栖六景。

五云山也是龙井茶叶的产地之一,可见层层茶田围绕山谷,青翠欲滴。山顶的真际寺除了有些香客外,更多的是爬山、健行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摆桌喝茶、打牌、看书、聚会,很是惬意。

通天飞瀑又名“葛仙洞”,地处富阳区胥口镇西北,是位于溶洞中的瀑布景观。通天飞瀑由双龙瀑和珠帘瀑构成落差120余米的飞瀑,尤其在雨后洞内的瀑布水流湍急,景象非常特别。

这里的溶洞是典型喀斯特地貌洞穴,是由一池、二潭、三河、六瀑、五廊、六厅组成的竖洞。洞中瀑布层层叠叠,一层高于一层,顶底之差达128米。溶洞内奇石怪柱甚多,地势也有些险峻,再配以各色灯光渲染,非常好看。但洞内比较湿滑,游览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闻名,而建于其上的新安江水电站更是为其增添了不凡的气势。它不仅开中国大型水利建设之先河,且在规模上亦令人叹为观止。大坝高105米,宽100米。从坝顶俯瞰,规划井然的新安江新城与清澈见底的高峡平湖尽收眼底,宽广的视野使游人忘却了喧嚣都市的烦恼,悠然沉醉于好山、好水、好风光。

除却登高远眺,新安江水电站还为游人提供了近距离观赏瀑布奇景的契机。游人若有幸于泄洪期间参观,便可亲眼目睹千岛湖水汇聚而成的大型瀑布直落百米,冲击江面,享受浪花激起所带来的阵阵清凉。

由于良好的生态保护,新安江水电站的周边环境绿意盎然,鱼儿在碧水中缓缓穿行,无论是放松身心、避暑消夏,抑或是亲近自然,这里都是不容错过的江南胜地。

柳溪江位于临安市境内,因为景色温柔,被叫做“女人河”。漂流是柳溪江较诱人的活动,既能欣赏江南风情的清浅溪流,又能看到三峡般的青山峡谷。而“女人河”养育的古村、古镇、古桥,也算得上是柳溪江的一大亮点。

区域分布

以柳溪江为主线,漂流自上而下分为柳溪江漂流和浙西三峡两段。柳溪江漂流部分河水非常浅,可乘竹筏和皮筏,而浙西三峡则有小三峡般的风光,可乘快艇游览。

玩漂流

柳溪江漂流的竹筏/皮筏可坐5人左右,整个漂流过程总体上比较平稳,只在偶尔有个落差很小的“急流”才会溅起一点水花,天凉时可悠闲地乘船赏景。而在夏天人多的时候,还可以拿竹子做的水枪打水仗,感受“湿身”的清凉。漂流终点的码头在河桥古镇附近,由此去到浙西小三峡漂流的起点只有五六分钟车程,可以坐景区接驳车,也可以不紧不慢地走过去,路途中人和车辆都很少,两边还时不时会有农田,别有一番风味。

坐快艇

后半段的快艇/游船漂流四周环境要安静得多,船行在一汪碧水之上,两岸青山连绵不断,确实有几分小三峡的感觉。不过快艇本身也是个不小的噪音源,也许是速度太快,单程大概15分钟就能完成。这段漂流的后面会停靠在仙姑岛,游人可上岛游玩。岛上的环境还算不错,需要爬上一座不高的山,山顶上一条瀑布倾泻而下,还有一些苏东坡的遗迹。大概半小时即可逛完这个岛,然后乘快艇原路返回。

逛古镇

返程途中,若时间充裕不妨去逛逛河桥古镇,里面有农家乐,可以吃住。这里还没有经过太大的旅游开发,保留着老房子和生活气息,拍出来的照片很有感觉。

于谦,钱塘县(今杭州)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谋逆罪”在北京遭冤杀,后遗骸安葬于现址。冤案经平反昭雪,明孝宗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现由墓区与祠庙区组成,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各厅、殿陈列着于谦生前史料、实物等。墓区松柏围绕,庄严肃穆,与岳庙一同成为西湖边不可多得的爱国教育人文景观。

郭庄位于西湖西岸的杨公堤,紧邻曲院风荷,是一座小巧的江南园林。郭庄建于1907年,因有汾阳郭家曾在此居住而得名。郭庄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假山、水池、亭廊样样俱全,巧借西湖之景,是西湖边出色的品茶赏景之处。园内以池塘为中心,入园首先是“静心居”,是主人曾经的起居会客之所。而后可见池塘,引自西湖之水,有曲廊假山环绕池边,还建有“两宜轩”、“赏心悦目”、“景苏阁”等亭阁。秋季时的曲廊摆满菊花,红色黄色的落叶洒满池塘,颇有意境。郭庄与苏堤相望,这里游人不多,在临着西湖的平台上小坐,或是品茶聊天,看看远处的群山和雷峰塔,很是享受。每到夏季,这里还能欣赏湖边盛开的荷花,湖风拂面,很是清凉。

杨公堤与苏堤大致平行,是西湖三堤中唯一的一条车行道。这条长堤与西湖群山连成一片,是明朝杭州知府杨孟瑛主持修建的,后来因为西湖淤积逐渐形成陆地,近些年为了恢复西湖旧貌,重新疏浚了水域,杨公堤才得以恢复。

杨公堤的绿化非常不错,沿路还有盖叫天故居、郭庄、杭州花圃、茅家埠等景点,但分布比较分散。堤上的里六桥因为起伏很大,被杭州的车友成为“冲桥”,胆小的骑行者在下坡时总难免尖叫。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龙井路旁双峰村,是中国以“茶”为专题的博物馆。设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等展厅和茶艺区。茶艺区设在典型的饮茶场景建筑内,表演现代茶艺、古代茶艺、径山茶道、台湾茶道等。每年清明后,该馆都举办国际性的“西湖茶会”。

西湖天地座落于杭州历史底蕴深厚、景点类型丰富的西湖南线风景区,位于涌金池畔,区域内十多幢建筑都是杭州有来历的浙派民居,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既保留了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又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来传递窗外美景,已成为杭州时尚的新地标。

西湖天地云集了世界知名的咖啡馆、会所、餐厅、游乐场和商铺,入夜后,这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小天地,或许是幽暗宁静的咖啡馆,或者是别有情致的小酒吧,或许是香气诱人的餐厅,小坐一会儿,透过玻璃墙看着店外人来人往、眺望西湖夜景,风景独好。

位于富阳城区东隅的黄公望隐居地,是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并终老的地方,也是他创作著名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这里环境清幽,有云溪竹径、筲箕泉、南楼等景点,身处此地可感受到古人清欲避世的生活追求。

黄公望隐居地坐落于富阳一个叫庙山坞的山坳里,这一带树木繁茂、山明水秀,行走于竹林里的山间小径,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黄公望82岁时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用三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幅著名的画作以富春江为背景,描绘了这一带的初秋美景。

如今景区内设有黄公望纪念馆、庙山船埠、结庐处牌坊、养生亭台、南楼等景点,也有云溪竹径、筲箕泉、小洞天等景观,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黄公望的生平轶事与绘画作品,也可感受古代文人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

杭州花圃始建于1956年,是久负盛名的花卉盆景观赏胜地。它前临西湖,后倚西山,环境优美,布置精巧,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颗明珠”。

花圃分盆景、月季、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温室花卉、牡丹、芍药九个区,以生产、收集和保存各类园林花卉及盆景而著称。花圃现保存的各种珍贵花草和传统花卉160余个科属,共植3500余种。此外,在缀景园盆景室外有一奇石,全身曲折多变,上刻“绉云峰”,被评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让游人眼前一亮。

苏东坡纪念馆位于苏堤的南端,由庭院、展厅和东坡世苑三部分组成。庭园由矮栏竹篱圈围,园中花木扶疏,竹影婆娑,中央为苏东坡像。展厅为两层,楼下展区是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介绍,楼上展区介绍了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后院的东坡艺苑内是苏东坡书画的拓片、复制品及诗意画等,可供游人参观与选购。

青芝坞位于玉古路,是毗邻浙大玉泉校区的一个村落,走到西湖边只有二十多分钟路程,而沿着青芝坞路往北走,走到村子的尽头就是杭州植物园了。距离青芝坞一公里处还有著名的黄龙体育场,如果正好有明星来开演唱会,还可以去听听歌,HIGH一晚。

这两年,青芝坞已经被开发得很有趣,沿着山路散落的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子,一条长长的小溪自灵峰探梅流下,穿过村子,潺潺流水间有一丝江南特有的灵动。这里餐馆、旅店、咖啡吧、茶社一应俱全,风格不同,充满个性,在微博上赚足了风头。到杭州旅行,大可以把青芝坞设为“圆心”,然后向四周扩散,慢慢游玩。

半山村位于富阳新登镇西南部,地处海拔400余米的半山腰,与桐庐依山相连。半山村,十里长垅,家家户户种桃树,有桃树面积1400多亩。每年春天,半山村满山遍野的桃花,望不到尽头,一路花红树绿,到处桃花绽放。桃花环抱着美丽的村庄,家家户户灯笼悬挂,山道两旁彩旗飘扬,车辆、人流川流不息,十里山乡十里红花,暖风吹过花香醉人。这真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啊。

红灯笼乡村家园由外婆家景区、小木屋度假区、农艺观光园、乡间露营村等部分组成。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民俗表演,品尝地道农家菜,在小桥流水的乡村环境里放松自己。

景区内有二人摔跤、越剧表演、溶洞歌舞表演、外婆书法表演等精彩节目,还有推石磨、踩高跷、滚铁环、竹竿舞、打水仗等趣味活动让人们回味童年的乐趣。外婆家的南瓜饼、冻米糖、玉米酒等特色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每年举行的南瓜节,节目精彩纷呈,看点多多。夏季的泼水节,也深受游客喜爱。

景区内拥有50余幢造型古朴的小木屋,客房内彩电、空调、卫生设施一应俱全。晚上,住客们可以看歌舞、喝啤酒、吃烧烤,怎一个爽字了得!

瑶溪大峡谷,位于桐庐县的浙西北,乃唐朝宝应年间县治。谷内高山深谷、群峰连绵、峡谷苍茫、瀑布飞流、植被完好。一条长16公里、宽50-80米不等的峡谷从高凉亭一直蜿蜒而去,是江南旅游罕见的一条峡谷。但游人徒步行至峡谷上,台头眺望,只见峡谷两岸奇松倒挂、瀑布飞流、壮观无比;俯视峡谷、溪水清澈、小鱼欢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都令人赞叹。

英公水库位于杭州临安市北於潜镇英公村,一座苍老的大坝,惟有石壁上经风雨洗礼后尚依稀可辨的“英公水库”四个大字。英公水库是临安较早建成的一座中型水库,是天目溪流域上的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水库集水面积81.3平方千米。是于潜镇的自来水源,风景秀丽,是一片未开发之地。水库人迹罕至,只剩几户人家在几个山湾居住,独享了这般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一条蜿蜒的公路,一路过去,尽是优良的生熟钓位等着你去演绎新的神话。

坐落在临安镇东南1公里的功臣山巅,塔因钱武肃王受封功臣而得名,由五代吴越王钱武肃始建于后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1963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体平面文型,分为5级,通高20.30米。单壁筒体楼阁式结构,内以木楼板分层,外观每层每面有倚柱、平柱、兼柱、阁额和腰串,中间辟门,门内顶上饰藻井。檐下用重拱,平座下用单拱。塔顶铁构件由覆钵和宝瓶组成,塔体逐层收分,底层下部亦向内收,颇具唐代遗风。

杏梅尖位于富阳孙权故里龙门古镇之龙门山,海拔1068M,是富阳境内第一高峰,为杭州地区第二高峰,山上林木葱茏,绿水萦风。

龙井山园茶文化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该文化村向游人推出八大游览热点:雾森仙景、茶艺展示、石林奇观、藤蔓世界、民俗艺术表演、情人谷、蝴蝶谷和聚龙台。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西侧灵峰山下,杭州植物园内。在后晋开运年间,灵峰山上建有灵峰寺,经过历代,寺周围种植了大片梅花,每到梅花开放季节很多人前来探赏,成为西湖边著名的景致。后寺院被毁,梅花也都败亡了,如今看到的梅花是1988年春天,杭州植物园新引进了五千余株梅花,复原了这一古典美景,每到梅花开放季节,一片粉红,非常漂亮,是观花摄影的绝妙去处方。

仁寿山公园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南侧,占地25000平方米,因园中心一座不足百米的仁寿山而命名。公园内有林风眠故居和张宪墓。公园突出自然野趣,在森林茶室中品茗望景,走过流水潺潺的小木桥,在山野的小天地中享受悠闲。

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清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民工挖十万四千多吨淤泥堆积而成。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

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余年。

直至1982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 8.5亩的岛上,基建二百四十多平方米,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后又辟垂钓区、“环碧庄”形成颇具特色的“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

烟霞三洞,即石屋洞、水乐洞和烟霞洞,位于南高峰下的烟霞岭上。

在虎跑附近路边上原有一井,上有四个井眼称四眼井,对面有一条小路,两边桂树成林,行约500米便是石屋洞。其洞高敞,洞顶如屋,因此得名。

洞壁原有五百罗汉石雕,现已毁。主洞边上另有一洞称“别石院”,洞后上宽下窄,状如浮螺,取名“沧海浮螺”。石屋洞几经整修,遍植花木,是游览休憩的好去处。

石屋洞前约500米,是水乐洞。洞外路边桂树林立,中秋时分,金桂飘香,游人可在桂树旁品茗小坐,非常具有佳趣。

水乐洞深60多米,洞口有清泉流出,声如金石,十分悦耳。两旁石壁上有“天然琴声”、“听无弦琴”等石刻,在洞内到处可听见水声,但见不到水,直至洞口才见清泉如注。洞底原有梁山伯、祝英台石像两座。另有一石,用杖一击,声如古琴,很是奇妙。

水乐洞外约500米,为烟霞洞。烟霞洞内壁上的石窟造像,为五代时的作品,造型生动,自然流畅,特别是洞口的观音与大势至菩萨非常精美,有呼之欲出之感。

洞左有一石,状如大象,石象肚下又有一石如一小象,具有妙趣。邻近还有佛手岩胜景。佛手岩在“联峰”巨岩洞中,洞内有一手状石柱下垂,惟妙惟肖,因称“佛手”。

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临阁远眺,山峦叠翠,碧湖如镜,湖西全景可尽收眼底。三台阁早期出现在明代周龙所绘的西湖全景图上,随着岁月流转,原阁早已不复存在。2004年重建该景点,同时还修复完成了上山游步道,今后该游步道还将与龙泓涧中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南高峰等景点相连,使该设施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

据考证此处原是南梁时期约公元502年修建的一座寺庙——慈云寺,先后曾有五位高僧在此弘法,后由于各个朝代年久失修和解放后的文革破坏,致使寺庙倒塌,现在只留下一些瓦砾和当年僧人用过的一些斋器的碎片。近期,在“天池”西侧的云板山麓发现当年上层僧人葬身的墓群 。近期又挖掘到一段约60厘米长,40厘米见方的石制塔身,塔为晚清时所建。

圣果寺,又名胜果寺,原称崇圣寺。隋文帝开皇二年始建,唐昭宗乾宁间元著文喜禅师重建。宋室南渡,这里被划作殿司衙,徙寺包家山。元还故址,至正年间毁,明洪武年间重建。此地虽迭经变幻,但存留的古物颇多,可以说是古迹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宋高宗赵构手书“忠实”两字题刻、放光岩以及赏月佳景月岩等名胜。

皋城村位于杭州城北皋亭山脚下,它东连余杭天都城,西接沿山村,北靠皋亭山,南有上塘河,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北游景区”的核心区域。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自南宋起,小河直街就是南北货物的水陆集散地,到清代发展成为独立的商业街。

目前,街区仍保留着作坊、店铺、河埠等历史遗存。街道两侧小楼枕水而居,粉墙黛瓦,极具近代江南水乡特色。街区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原住民,有效延续了运河民居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在这里漫步,听闻的不是车水马龙,而是邻里间的笑语,看见的不是高楼丛林,是安逸典雅的古朴民宅,走一圈,十分惬意。

龙门飞渡,晃晃悠悠的铁索桥,一头是“悬空栈道”,另一头可以远望高山千亩草甸。龙门飞渡索桥宽度1.8米,跨度58米,距地面高度48米,因为所在地叫龙门口,所以称之为“龙门飞渡”。

纪念亭造型精巧,独具一格。在此观景,天目山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纪念亭四周常年松柏葱郁,空气中馥郁着花卉叶香,恰如先人如斯,但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教育意义,永不会散。

湖边邨建筑群为杭州较早、规模较大、式样较美和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其立面注重欧化细部,如门柱门楣上的浮雕、花边雕塑等。北面主入口为弄堂石库门,门楣上有“湖边邨”字样。该建筑群由并排的东、西两列里弄建筑组成,中间以过街楼相连。此宅系张义纯投资修建。张义纯在杭州有两处房产,湖边邨是其中之一,主要用于出租收费。这里曾居住过各式人等,大多是中产阶级,亦有党国遗老、名人后裔。

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之间,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的重要代表。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以建造于约3300-2300BC间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因此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址区、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是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较为高敞,面积约39公顷,是良渚时期较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910米,东西宽约1770米,面积280公顷(含宫殿区)。以宫殿区为中心,内城分布有墓地、居址(含手工作坊)台地、古河道等遗址。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面积约351公顷。外城台地和穿行其间的河网形成临水而居的水乡景观。

瑶山遗址位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顶部,是一处祭坛和高等级墓葬的复合遗址,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瑶山墓地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分南、北两排埋葬,出土随葬品754件(组),其中玉器共出土678件(组)。

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自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总土方量288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较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较早的低坝系统之一。

老玉皇宫在于皇上的半山腰上,原为著名道教活动场所和历史文化胜地,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阮公祠位于吴山元宝心60号,祀清浙江巡抚阮元。阮元(1764-1849),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书法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任浙江学政、巡抚多年。其间疏浚西湖,修筑海塘,创办书院,颇有政绩。编有《十三经注疏》、《两浙金石志》等。该祠现存建筑为光绪五年由重阳庵改建而成,占地320平方米。面阔五间,硬山造,坐西朝东,通面宽20米,进深11米,六架前檐廊式砖木结构。

2007年阮公祠重修。今重修后的阮公祠,长长的石阶直达门前,颇具气势。整个建筑由两侧厢房、大殿及跨院偏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硬山造,坐西朝东,敞亮通透。大殿布置成中堂形式,中立巨幅阮元线刻像,前置几案等。两侧壁间以四幅仿古绢画描写阮元在浙杭的主要事迹。并悬有阮元书法作品。另以展柜的形式,陈列阮元的年谱、书法作品,以及各种版本的阮元的主要著作。整个大殿给人以清静、高雅、简洁的印象。

钱塘第一井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古井坐东朝西,总体布局呈“凹”字形。天井中部分布五井,旁有界碑镌刻为“古大井墙界”。大井为五代吴越国师德韶所凿,初凿时周长四丈,规模甚大,井口无盖,名“吴山第一泉”。南宋绍兴年间,常有人落井溺亡,太尉董德之用大石板盖住井,留有六个井口。明弘治年间,井口改为五眼,历千年不竭,泽被民生,惠及百姓。是杭州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改造自然的重要见证。

金沙醇浓景区,东隔西山路与曲院风荷相对,南接花圃,西北以灵隐路为界,金沙涧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整个景区以体现酒文化与京昆艺术为主,结合赵公堤、盖叫天故居等人文景观资源,开设小酒店、小食坊,设置体现京昆艺术的戏场,让游人在畅游景区的同时细细品味艺术文化的“醇浓”。

金沙醇浓景区的成形同三台韵泽、茅乡水情、法相探春、花山霞鹃、双峰插云等五大新景区一起,共同构建近70公顷的连绵水域,使西湖与西部群山真正形成山水相依、山抱水环的田园美景。

指南村平均海拔约508米,森林覆盖率在93%以上。村庄左右两侧有大片梯田,蔚为壮观。村后有二百余参天古树,均是枫香、银杏、柳杉、麻栗等稀有树种,有的树龄达900多年之久。每到深秋时节,金黄的银杏和火红的枫树让这里被描绘成“泼了浓墨的高山风情油画”,更成了赏枫佳地。水、屋、树、文物、墓、姓、村,这“七古”赋予了指南村独特的魅力。在此既可以观光休闲度假,又可以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普庆寺石塔,位于横畈镇湖山村普庆寺南20米。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全用条石砌筑,仿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通高约7米。须弥座塔基,六边形,边长0.80米。每层由塔身和塔檐组成,第一层面宽0.40米,高0.56米,腰檐雕刻筒板瓦,檐口饰有勾头滴水,转角处用发戗做法,翼角起翘较高。一至七层均阴刻佛名或菩萨像。塔刹为石质七重相轮。

宋室南渡后,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诏守臣徐康国利用原州治筹建行宫,四年至二十八年扩建宫城及东南外城,使整个皇城范围东起中河南段以西,西至凤凰山,南自笤帚湾,北达万松岭。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人杭州,不久宫室遭火焚毁过半,后将残留宫殿改为报国寺、小仙林寺、尊胜寺、兴元寺、般若寺。至明万历间,大殿基本坍毁,整个皇城渐成废墟。原皇城地现为军区后勤部仓库和居民住宅等,只存遗址深埋地下,遗址周围地区有许多五代至元代的遗迹和遗物。

琴操原是北宋杭州名妓,因东坡指点而入佛门,禅寂於玲珑山。墓在钟楼北面太白 。碣题“琴操墓”三字,明许大颖题。原墓石鳞切。曾经被毁,近年重修,为水泥砌筑。相传琴操邂逅东坡,东坡怜其慧,劝及早从良,东坡为之落藉。琴操削发为尼,于玲珑山别院修行,死后葬此。

王文韶故居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位于清吟巷。原为清末重臣、大学士王文韶府邸,后为某小学,现学校迁出,作加工场。王文韶祖上曾居清吟巷,后家道中落。待王文韶重兴家业,当上大官后,了解到曾有五只红蝙蝠绕梁飞行于祖宅的吉利之兆,遂耗巨资兴建规模宏大的住宅。宅院内原有“退圃园”、“红蝠山房”、“藏书阁”等大小厅堂楼阁、花园天井数十个。现门厅、轿厅、中厅、戏厅、鸳鸯厅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其原汁原味的“老”、特别是位于清吟巷边上的藏书阁(清吟阁),像一位阅尽人世变迁、充满睿智的老人。楼下屋角有着古老的青黛色瓦片,翼角高高翘起,楼下的屋檐则平实一些。满墙的爬山虎为房子平添了几分韵味,枯藤像岁月的痕迹,碧绿的叶子则显示出老房子仍有的生机。

位于玉皇山山南与山北的两个姐妹观音洞,是杭城独显佛教文化的观音洞窟。

南观音洞位于玉皇山之南、将台山西南山麓,在现今玉皇山隧道南口东侧,洞前原有净胜院。因玉皇山的后山有石突出宛如龙首,有上下二龙,上石龙在永寿院(即今之慈云岭石刻造像处),下石龙在净胜院,故净胜院又称下石龙院(庵)。

这是一个清幽怡情的天然洞穴,高和深各约3米。

走到洞底,可见到观音菩萨和胁侍像。从这些造像的风格上来说,应为南宋时所刻,由于后代香客的涂泥饰金,面目已经全非。造像的时间,从残存的题记上看,有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和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等,说明南观音洞造像是在南宋迁都杭州(当时称为临安府)之后开始雕刻的,一直延续到明代。与同时期的山上石龙洞造像相比,它的艺术价值要稍逊一些。

南观音洞前的净胜院(下石龙院)早已不复存在。南观音洞依然如故,净胜院的一部分遗址已成南复路路基,另一部分成为一座有两个佛堂的小庙,供奉着观音及其他菩萨。每逢月初、月半及观音菩萨生日,香客盈门,香烟缭绕,不禁使人追忆起七百年前南宋净胜院(下石龙院)时香火鼎盛的一派盛景。

禅源寺前古林中,深藏一座古桥,名“蟠龙桥”,枕双清溪口,系单孔石拱桥。桥上古亭,名曰“雨华亭”。雨华亭周边及溪边路缘,绿树掩映,鸟语泉鸣,景色如画。神奇的是此处一年四季不同景色变幻,让游者如醉。

林社是近年来在杭州孤山脚下为林启重新开设的一个纪念馆。林启是浙江大学的创始人,曾经在林社这座建筑物内工作过。馆内主要是图片介绍,讲述了林社的历史变迁。

古钱塘门为杭州筑城垣,年代久远。隋开皇十一年(591)移州于柳浦西凤凰山麓,依山筑城,周围三十六里九十步,西北城门谓钱唐门。唐武德四年(621)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门名从之。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在钱塘门上增筑楼阁,登临远眺西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门外多佛寺楼台,往灵竺进香者多由此门出入,有“钱塘门外香蓝儿”之谣。门内有景灵宫、钱塘县治、钱塘学、上方寺。元初门毁。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氏在原址上重建钱塘门,至清仍存,处旗营西北隅。1913年继拆除旗营后又拆钱塘、涌金、清波三门及城墙,城基筑湖滨路、南山路与湖滨公园,西湖遂与市连。2002年湖滨路改造,钱塘门址周围绿地融入圣塘闸景区,成为市民休闲场所。为使后人明瞭变迁史实,2005年庆春路整治时在此立石志念。

浙江临安“东普寺”,原名“东山庙”,现移扯扩建于临安玲珑街道石山村下泉六栓坞山中。

查《临安县志》记载,钱氏历代君王崇佛,广建寺院佛塔,造崖镌佛。据史料及民间流传,此庙系钱武肃王三儿子钱某捐建于公元一一零一年。至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期间几经周折移迁,座落在临安东北五里,即谢安高卧之地,有“谢傅东山”之说,俗称东山一带,故曰“东山庙”。

然历史变迁,原东山庙年久失修。时下因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全面落实国家宗教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经临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东山庙“更名为“东普寺”并移址扩建成一座清净、幽雅、状观的现代化众林寺院。

风雨茅庐分为正屋和后院两个部分。林木参差,环境幽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平房别墅。

蒹葭泛月位于五常港东御田里。西溪环迥五常,四周一望沙汀水濑,蒹葭弥望。土风淳厚,有黄橙、红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时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风吹,漫天秋雪。月夜泛舟芦港,四望茫无边际,晶光摇曳,皎洁眩目,月明溪动,光漾天际。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非亲临其境,不知其美也。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萧山东部瓜沥、坎山、衙前一带的航坞山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山顶有宋代白龙寺、孙中山纪念塔。地藏寺、极乐寺则坐落在潺溪密林之中。此地乃古代军事城堡,为唐、宋、明各代屯兵之处。衙前为历史文化名镇,今街道古貌风韵犹存,革命胜迹甚多。

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西湖景区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故居为白墙青瓦的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由门房、正厅(百忍堂)、后厅、左右厢房、佛室等组成。故居内陈列了大量盖叫天遗物和珍贵的图文资料。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后,三野第七兵团从苏浙皖边向浙江挺进。1949年5月3日,七兵团二十一军解放杭州。2002年建碑纪念。

纪念碑矗立在那里,却鲜有人会驻足停留。这让人不得不感到遗憾,希望往来的人们可以明白,现在的生活虽然不是建筑在钢筋水泥的石碑上的,但它们所象征的意义却悠久深远。

草堂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明代文人冯梦桢。整组建筑依鱼塘分作南北两部分,南面为正房,二层建筑。前后各一个院子。北面设草亭“绮云亭”,为赏梅玩竹、对酒当歌之处。草堂以环境清幽、景域深远为特色:东侧堤岸葱茏,视廊深远,北侧野草浅滩,有湿地淳朴野性之美,西侧层叠与堤塘相连,将游人的视线引向远处疏朗的柿丛和带状的白茅,另有一番平远的意趣。

西溪水阁是西溪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造型独特,不但是一个实体,更给人一种想象文化。水阁以往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的西溪水阁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游人可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追寻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毗邻河渚精华“秋雪庵”景点,与附近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共同构成西溪梅竹休闲区。其周梅花成林,浑然朴野,是西溪主要赏梅区之一,重现“过客探幽休问迳,雪香深处是西溪”的意境。

现在的西溪梅墅,是一组田园农舍风格的建筑,主要有:西溪梅墅、香雪屋、探春亭、共山小筑等。主体建筑为木板面,土坯墙,简朴自然,充满乡居气息;屋顶作悬山顶,高低错落有致,体形参差变化,与自然相生。

西溪梅墅正逐渐成为集游览观光、科普教育、休闲生活于一体的赏梅胜地,是西溪特色休闲的亮点之一。

过去这里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形在此交叉相连。沿潭自东北至西南,有三棵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夏天坐在树下,几乎感觉不到炙热的太阳。除此之外,还可以品尝到西溪特有的大碗茶。大大白色瓷碗盛上满满的茶水,色泽醇厚,入口甘甜。

每年端午节,深潭口举行龙舟比赛,称“龙舟胜会”。据说“龙舟胜会”四字还是乾隆皇帝御赐的。蒋村龙舟,赛的不是速度,主要在于比划龙舟之技艺,可谓“花样龙舟”。

潘天寿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部,在九曜山南麓。旧墓址在新建潘天寿听天阁诗亭往西50米处,碑上写着“画家潘天寿墓”,两旁是夫人和长子的墓。

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庙室,是仅次于皇城的另一处重要场所。1995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发现了南宋太庙的东围墙、东门门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遗迹,也算得上南宋时期临安城考古的重大突破。

这里遗留了诸多石砌高墙的遗迹,还有用黄黏土造的夯土台,更有部分印有字迹的“官方砖头”,很有研究价值呢。

在这片重要的遗址上,现已建起了公园,绿意盎然,古朴幽静,适合周末散心。

美丽洲公园地处良渚遗址西南侧,拥有大面积湖面,是一个水草丰美的自然生态公园,与良渚博物物组成了808亩的“大美丽洲”旅游中心区。

公园的原址上,凌乱厂房、破旧民宅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水域和绿化;轻风自然、白鹭飞翔、鸟鸣山林、花香蝶聚的和谐生态环境,取代了原先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和刺鼻的化工农药气味。陪伴在良渚博物院周围的大美丽洲公园,象绿叶扶红花一样,衬托出良渚博物院古老深邃的文明身躯。

百梅禅寺位于临安市横畈镇横南村,此禅寺历史悠久。

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太湖源镇的北端,是太湖水系的源头,距离杭州七十公里。白沙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走在村中,处处都可以体验“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绝妙意境。村中主要特产有野竹笋、茶叶和野生小核桃,还有当地的绿色蔬菜等。在白沙村,可以享受山间农居住宿和物产餐饮,亲身实践采茶叶、挖竹笋、包粽子、打草鞋等有趣的农俗活动,是久居大城市的旅游、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慈云岭造像位于玉皇山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是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王钱弘俶建造资贤寺时所雕凿。现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因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属于五代时期佛教热潮的珍贵文物,非常有研究价值。

主龛坐东朝西,龛形横长,宽10米,高5.8米。龛内造像7尊,弥陀居中,左侧是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弥陀三尊”。两侧还有菩萨和天王各两尊。小龛坐北朝南,高2.6米,宽2.3米。正中雕地藏王菩萨坐像,光头大耳,容貌端严。两侧侍立供养人,龛楣浮雕“六道轮回”。

杭州的商业街主要有解放路、延安路、庆春路、凤起路等,而延安路是杭州的中心商业街,是杭州经济的缩影。北端以武林广场为中心,南至解放路交叉口,拥有众多的品牌专卖场、购物商厦,商店、餐饮一应俱全。从湖滨步行至延安路仅10分钟,延安路是杭州市区非常繁华、热闹的购物街。

小百花公园在教工路小百花越剧团对面,杭州“小百花公园”是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命名的公园,也是国内首个以剧团名字命名的文化公园。公园位于西湖区教工路浙江小百花剧团对面。公园的中心造型像一个开幕的戏台,台的中间以雕塑《梁祝合扇》展现了浙江小百花剧团的发展历史。据悉,该公园受益于“两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园内还陈列了经典剧目铜板像和雕塑。

小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面积约35万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马桥文化晚期。

孙花翁墓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29至30号之间。孙花翁去世后,他的墓很特别。墓顶竟是用铁浇铸成的。尔后长期湮没不见,至光绪年间为杭州大藏书家丁松生发现后重筑,并请大学者俞樾撰《孙花翁墓征序》碑立于墓前。

子胥野渡在浙江省子胥峡的入口处。它的扬名流传,不仅因为景色美,还因为峡内的一段感人故事。据传,楚国名将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追杀,出韶关,辗转投奔吴国,途经此地时,只见茫茫大江阻挡,幸遇一位白发艄公,才得以过江而去。

艄公为不向追兵吐露伍子胥的踪迹,刎颈自尽以表心迹。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故事将此处取名为“子胥野渡”,并刻于渡口石壁上供后人膜拜。

北有红灯笼外婆家,南有大奇山女儿村,这是人们对桐庐富春江南北两个民俗风情园的概括。"女儿村"就在桐庐大奇山生态园附近,是一个以彰扬女性文化,集中展销地方名特产为主题的民俗风情园。

景区内有三个展览馆: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衣饰馆、桐庐民间剪纸艺术馆。有专为女性表演的古戏台,表演女子越剧、女子武艺和展示母系社会风情的摩梭人歌舞。还有九凤环绕的"生命柱"、古典灵秀的女儿塔等特色建筑。

到女儿村一游,可以加深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女儿文化的了解,更会对那些心灵手巧的女性工艺品和多姿多彩的民俗表演而赞叹不绝。景区内有两条古风浓郁的购物街,80多户店铺,所有营业员、管理员、保卫人员全由女性担任。

休闲度假女儿村,品一壶女儿红美酒,尝一碟女儿红小炒,住一宿风情竹楼,可谓人生一桩美事。

吴汉月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北面的施家山南麓。于1958年发掘,现保护完好。吴汉月(912-952),杭州人,中直指挥使吴珂之女,五代吴越国王生母。后周广顺二年(952)六月卒。墓穴呈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全长7.6米,宽2.87米,深3.1米。前室的石门扉上,雕镂着门钉和门环,门上有精致女像浮雕。后室为主室,四壁用红砂石板砌成。壁面上部浮雕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下部雕有貌似道人的石俑,双手捧着牛、羊、鸡、兔等十二生肖像。后室顶盖刻有二十八宿星象图,准确性很高,现存杭州碑林。

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合称“六吊桥”,由南至北: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

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杭州市伍公山东起鼓楼西侧,西至伍公山顶。吴山由宝月、蛾眉、瑞石、七宝、云居和金地(俗称城隍山)、伍公等山组成。山顶原有伍子胥庙,俗称伍公庙,祭祀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山由此得名。山上至今住有很多人家,为杭州有名的一座山。

伍公山上建有瞭望台,消防兵日夜守望,故旧时杭城流传“城隍山上看火烧”的民谚。该塔仍存,虽弃而不用,却自成一景。

三深大会堂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内,它因当地村名为“三深”村,因此得名。是现今保存较完整的大会堂遗址。

三台云水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兼有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的双重风貌。在山环水绕之间,有很多人文景观,其中较具分量的景点就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埋骨之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称颂了东汉高士严子陵。

三台云水由南往西北方向,依次由浴鹄湾、三台梦迹和于谦墓祠三个主要区域组成。三台梦迹由灵泉仙馆、天香法雨、雪航、先贤堂等民居式建筑组成,尤其是雪航,是建造在水边的一处茅亭。站在西津桥上远眺雪舫,就如一叶小舟停立于水边,芦荻围岸,别有一番生趣。

大兜路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风貌尚存的老街区之一。街区北枕运河古税关北新关,南靠“天下粮仓”富义仓,东倚“运河第一香”香积寺,西临运河。

这里曾是杭州鱼市、米市、纸市、水果市等的交易地。如今,大兜路历史街区已成为一条集遗产保护、文化休闲等多元于一体的历史精品街区。

你可以在这里喝喝咖啡,逛逛店铺,和好友打发美好的下午时光,在如此古意雅致的氛围中,感受过去的沉静。

水乐洞,洞中奇石嶙峋,更以水景闻名。每年夏秋季节,来这里避暑休闲赏桂的人很多,水乐洞有60米深左右,洞口旁摆放着石桌和石椅,很多当地人会过来小坐消夏,下下棋,取些天然泉水,怡然自得。

这里的洞壁上刻写的都是前人题字,隐约可见“高山流水”“天然琴声”等字样,若是流水大的时候,泉水叮咚,鸟鸣山幽,可见是多么快活的事儿啊。

丁家山是杭州灵隐山南高峰的支脉,海拔42米,上有冈阜,俯瞰全湖,水天一碧。又一天山,旧时荒塞,人迹鲜至。清雍正间关磴道数十级,达于山顶。山中奇石林立,状类芭蕉。磴道之南,石壁高丈许;前一石如屏,屏以内有石床石几。据琴抚之,古音疏越,响入行云,故蕉石呜琴国,为腾景之一。

杭州鱼佬大生态农庄创建2005年11月,占地1200余亩,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窑北村,北依窑山,南傍苕溪,地处浙西丘陵山区于杭嘉湖平原接壤处,交通四通八达,距杭州25公路。农庄有苗木花卉观赏区,蔬菜栽培区,娱乐活动区,集餐饮,垂钓,客房,棋牌,KTV于一体。

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不断兴起,农庄利用自身资源,根据大众消费及工薪阶层与家庭团体消费为主的特点,推出主打菜,特色菜,确保菜肴的色,香,味俱全。

仙人顶古称金仙顶、天柱峰,在西天目山绝顶,海拔1506米。朝观日出,暮看晚霞,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偶而可见绚丽神寄的“佛光”。寒冬腊月,登山观雪景更为一奇。

禅源寺景区以始建于明朝(1425年)的临济宗中兴祖庭——禅源寺为核心。禅源寺周围分布有建于各个时期的人文景观,也有地质景观。太子庵是儒家文化在天目山的代表,内有分经台、洗眼池等历史遗迹;浙西一中建校纪念碑、留椿屋则是对浙西抗战的直观的见证;双清溪体现大自然造物之公平性。

禅源寺居西天目山昭明、旭日、翠微、阳和诸峰之下,寺左清溪回绕,有青龙池经常波荡漾,寺前寺后古木挺秀,苍翠凌霄,浓荫匝地。禅源寺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乃浙江名刹之一,经过多次的重建重修,整体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寺院分为中、东、西三轴。如今,大雄宝殿以东建筑,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机轰炸,已荡然无存,但遗址犹在;西轴线上建筑,尚基本完整。

走在景区的古道上,沿先人的足迹,在禅林间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尘嚣的吵杂,可以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置身世外桃源的野趣,更是避暑、放松、禅修、瑜珈的好地方。

行修楔之礼,享曲水流觞之乐,作诗词之书,林间闲趣拥抱自然,动静相宜乐在其中,打造一座生活着的宋韵庭院。

马一浮纪念馆在西湖花港观鱼公园内,地处苏堤映波桥畔,濒临西南湖的蒋庄。蒋庄原名小万柳堂,原为无锡廉惠卿别业,蒋国榜购得后改建,俗称蒋庄。庄园与苏堤之间,有一雕栏虹桥一架相通。庄园内,亭台楼阁隐现于竹木花草之间,倒映在湖光山色之中,景色秀丽。

1950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应弟子蒋国榜邀请,前往蒋庄居住。现已将主楼建成马一浮纪念馆,馆内分生平、诗学、书法和书房四部分,以实物、图片、手稿和文献资料,介绍马一浮的生平事迹。

桐庐博物馆座落在桐庐县城新区,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

桐庐博物馆分为大厅休闲、展览、办公三大块。展览区设有三个展厅,分别为桐庐历史文物展、桐庐近现代革命史展和改革开放二十年桐庐新成果展。

历史文物展厅陈列了新石器中、晚期以来四千年间的桐庐历史文物。近现代史则展示了发生在桐庐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着重展示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在桐庐县新合乡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成果展则介绍了桐庐人民二十年来在建设家乡、美化桐庐中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

绿美农场安溪基地位于良渚镇安溪村,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山坡地970亩,农田150亩,水域面积80亩,园区所处地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绝佳地点。绿美私家菜园有25平米全托管菜地、25平米半托管菜地、10平米DIY菜地,私家菜园不仅给为久居都市办公室的人士送来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兼具欣赏自然观光跟休闲娱乐的机会。自耕自收的生活,无论从健康锻炼的角度、还是自享绿色果蔬的角度、还是亲近自然每周减压的角度,都是一种非常易于身心健康的综合体验和运动。

鼓楼堂是位于中国杭州的一座著名基督教堂,创建于1885年,1931年改建为中国宫殿式教堂。

礼拜堂外形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筒瓦,混凝土框架结构,青砖实砌墙,四壁置有大幅钢窗。整体建筑气势雄伟,在当时称为城南独一无二的重檐歇山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物。内部顶面为宫廷彩绘雕花图案,讲台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感谢耶和华恩赐生命水,讴歌弥赛亚声动浙江潮”的对联,据说出自张之江将军之手。

高银街南宋时叫肉市巷,又称灌肺岭,以出售糯米灌猪肺出名。现在,高银街已成为人气兴旺的美食街,八方客人游客们慕名而至,“吃在清河坊”这句古语已渐成现实。

今风篁岭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1912年1月13日,陶成章在上海广济医院被刺身亡。1月22日烈士灵柩由上海绍兴会馆迁来杭州西泠桥畔凤林寺前安葬。陶墓两侧为杨哲商、沈由智附葬墓。墓用青石板构筑,呈长方形墓体,前置供桌,碑文刻在墓体前石体上,简洁端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9月,再迁至今址。安葬时另换骨坛,中置砚石一方,上刻:“陶成章墓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至南天竺”字样。

王庙的后侧栖霞岭上有金鼓洞、银鼓洞。古人云:“金鼓洞,洞中有滴水之声。闻之,如击金鼓,咚咚作响,故而得名。”这两个溶洞在栖霞岭上,山中树茂竹密,山上凉风阵阵,一路鸟鸣莺啼。

栖霞岭山势不高,又邻靠西湖,因而成为了大家非常喜欢的散步赏景的地方,尤其是到了夏天,人们走在山间林中,怡然自得,更有多处山洞可以乘乘凉,再接一点清冽的泉水,可不舒服极了。

金衙庄公园地处金衙庄遗址附近,南为清泰门,东临沪杭铁路,西是环城东路,这一带,曾有杭州的私家花园,杭州的一个自来水厂、杭州较早的火车站,浓缩了杭城深厚的近现代历史文化。

经历过整修后的金衙庄公园里添加了文化遗址和历史碎片,由原本单纯休闲公园转变成体现和反映杭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公园。

这里绿树成荫,假山亭阁处处可见,清幽小路边,广玉兰开得正盛,淡淡花香弥漫。公园里新添了四个景点,由南向北分布,一路走去,就像漫步在杭州历史中。

连横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玛瑙寺。玛瑙寺依山而筑,粉墙黛瓦,掩映在葱郁的古树中,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座古代佛寺。纪念馆运用玛瑙寺原来的厢房作为展示空间,共分为历史文化厅、连雅堂纪念厅、传统工艺厅、现代工艺厅等7个展厅。

在各方的努力下,经两年时间,“连横纪念馆”由“国政研究基金会”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管委会共同筹备建设完成。

青莲寺为超山景区景点之一。寺院内大树参天,林木成荫,翠竹郁郁。265个台阶的林荫小道逶迤而上,是避暑纳凉,登高踏青的好去处。寺内有山泉一股,潺潺不息,淮入池治,春夏秋冬同一水温,天旱地涝同一水位,实属天下罕见之珍泉。

据《唐楼志》载:(青莲寺)“门径幽寂,春时桃花,夏熟杨梅,门内池治水味清冽,有桂花一株,山茶一株皆前朝物也。”

青莲寺香火鼎盛,重建后更是再现庄严雄伟的气派,迎来不少善男信女的礼佛祈福。

竹素园是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景点之一,位于岳坟西面,旧称湖山春社,为清浙督李卫建。园名为清雍正皇帝御书内有流觞、临花舫、聚景楼等建筑。

竹素院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以竹类景观为主,引栖霞岭涓涓流水、叠石,临湖筑亭廊,还建有盆景园、十二花神廊亭。江南奇石苑也在此,以集聚奇石而闻名。江南三大石之一的绉云峰亦移此。此石高二点六米,狭腰处仅零点四米,体态秀雅,剔透玲珑,与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玲珑齐名。

石屋洞,位于烟霞岭,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宽敞,轩朗如屋,故名。

洞后有一穴,上宽下窄,状如浮螺,曰“沧海浮螺”。洞顶有“擒云亭”。洞内旧有罗汉及飞天浮雕等石刻。这里有幽香的桂花点缀,每年八月桂花香,这里就是杭城有名的赏桂地了。

石屋洞旁有茶室,露天的桌椅,清雅的茶汤,周围绿荫怀抱,应该很不错吧。

石塘公园为原先半山石塘物流仓库的拆迁遗留场地,如今已然没有了原来的一丝影子。在这个占地23.4万平方米的大公园里,游人将体会到全新的新奇感受,如果喜欢动感韵律,可以尽情地在高架桥下打篮球、玩滑板、打乒乓、跳跳舞、健健身;如果喜欢修身养性,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则可以游走于片片茂密丰美的女贞林、意杨林、银杏林、樟树林,游走于清澈见底的湖水边,吸收天然的氧吧,放松疲惫的身心,体会到远离城市的幽静。

位于凤凰山东南麓的梵天寺遗址前有石刻经幢两座,为北宋乾德三年(965)吴越王钱弘做所建,各高闸网甲幢身八面。

梵天寺经幢,通体由太湖石构筑。双幢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相距13米,幢高15.76米,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及幢项五部分组成。基座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其上是八角形幢身,北侧一幢刻佛教《大佛顶陀罗尼经》,南侧一幢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腰檐等多仿木结构建筑,各层短柱设壁龛雕佛像,容相秀丽造型生动。

梧桐寺始建于900多年前,寺内集有大雄宝殿、圆通殿、地藏殿、放生池、槃若桥、钟楼等。

林海亭建于清末民初的一座供游人歇脚的开敞路亭。亭有“天琴道人”樊增祥撰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曰缓,试同歌陌上花来”。憩于亭内,细赏周边风景,可领略九溪独特魅力。

望仙阁位于杭州中山南路美食街北口、鼓楼南侧,毗邻中河高架桥。它总高45米,是这一带的较高建筑,阁内地面三层,地下一层。登上三层阁楼,东瞰胡雪岩故居,西眺吴山城隍阁,南望中山美食街,北临鼓楼御街坊,南宋繁华仿佛就在脚下。地下一层则是以保护罩的形式展示考古遗迹,类似于雷峰塔的保护方式。

广福禅寺历史很悠久,是一座很宏伟的建筑,寺庙的佛事很兴旺,有很多人来求拜。

天平天国听王府位于小营巷61号。事实上,小营巷61号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民居,当年曾是太平天国的听王府。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后,镇守杭州的太平军主将听王陈炳文在此设指挥部,俗称听王府,因此又一说法是小营巷曾为太平军营地而得此名。

北观音洞由三个天然岩洞组成,历朝为附近百姓朝拜祈

西湖音乐喷泉旅游快速入口

杭州景点

更多 >

杭州周边城市

国内热门旅游景点

国内热门旅游城市

出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