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浙江已有4例寨卡病例:
【2月26日一例】据杭州发布微博报道,据浙江省卫计委2月26日通报,浙江新发现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为42岁女性,温州人,在南美洲苏里南(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工作,有被蚊虫叮咬史。21日回国探亲,途中发现全身发痒、皮疹逐渐增多等症状。患者及时就诊,目前状况良好,病情已好转。
详情请点击:2月26日浙江新发现1例寨卡病例 患者曾到苏里南工作
【2月23日两例】据杭州发布微博2月24日报道,据浙江省卫计委2月23日通报,浙江新发现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病例为父子两人,义乌市人,均为浙江首例患者的同团旅游人员。目前,两人在义乌市某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两病例为父子关系,义乌市人。父:38岁,子:8岁,均为我省首例患者的同团旅游人员。省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史、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诊两例为寨卡病毒病,根据潜伏期确定为与首例病例共同在境外流行区暴露(有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斐济、萨摩亚旅行史,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后,在同一潜伏期(3-12天)的不同时间点发病,确定为共同暴露导致的寨卡病毒感染。目前,两患者在义乌市某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
【2月19日首例】据头条新闻微博2月19日报道,浙江省卫计委通报,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我国发现的第3例输入性病例。该患者为38岁男性,赴斐济和萨摩亚旅游,自述回国途中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有蚊虫叮咬史。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好转。
相关消息:
【我国首次分离出寨卡病毒】
军事医学科学院2月26日宣布,该院成功分离出2株寨卡病毒。专家称,测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好比是找到“犯罪分子”的DNA证据,而分离出病毒毒株则是抓住了“犯罪分子”。此举将为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试剂、疫苗等提供基础。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联系待确认】
据新浪新闻报道,世卫组织2月19日报告:截至1月底,巴西共报告近4800例小头症疑似病例。该国卫生部门在对1000余例疑似病例进行认真核查后,已确认其中有一些病例确诊感染的是寨卡病毒。世卫认为,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存在关联,但专家仍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确认这一关联。
详情点击:世卫:寨卡病毒与小头症联系待确认